上周末去表姐工作的超市帮忙理货,她趁午休拉着我蹲在仓库门口,神秘兮兮塞给我一沓打印纸:"这是我整理了三年的购物避坑指南,你拿回去慢慢看,保准比那些网红博主说的实在。"
先说卫生纸吧,咱平时买总想着"大包装便宜",可表姐指着货架角落的某款说:"你看这包,才两块九毛九,看着比旁边贵两块的实在?"她抽出一张搓了搓,"这纸一湿就破,荧光剂还多——上回检测部拿它做实验,灯一照全是蓝点点。"她翻出手机备忘录,"记着啊,认准GB/T 20810这个标,合格品的纸才扎实,细菌数、荧光剂都卡得严。"
转到乳制品区,表姐拿起一瓶"草莓味酸奶"晃了晃:"这玩意儿别买!配料表第一位是水,蛋白质才1.2g,比纯牛奶还低。"她又拎起一盒简装酸奶,"看这个,生牛乳打头,蛋白质2.9g,这才是真酸奶。"我凑过去看,果然配料表就仨东西:生牛乳、发酵菌、糖,"之前我妈总买带'风味'俩字的,说孩子爱喝甜的,合着喝的是糖水兑的。"
粮油区最容易踩坑。表姐指着一桶大豆油直摇头:"这油看着便宜,用的是浸出法,可能有溶剂残留。"她又拿起一瓶压榨油,"选油就看俩地儿:工艺和等级。压榨油比浸出安全,三级油性价比最高,一级油贵得没道理——我上次拿一级和三级测过,烟点就差两度,炒菜根本用不出区别。"
说到大米,表姐从货架顶层抽了两袋:"这袋写着'优质大米',其实就GB/T 1354的普通米;这袋标GB/T 19266的,才是五常大米。"她捏了捏,"普通米煮出来软趴趴,五常米焖饭满屋香,贵点真值。"
牛奶区更得仔细。表姐拿起一盒纯牛奶,"看这个GB25190,是灭菌乳的标准;要是想喝有机奶,得找GB19645的。"她指着配料表,"配料就'生牛乳'仨字儿的最好,那些写'全脂乳粉''复原乳'的,营养都打折扣。"
面粉的话,表姐说普通家庭用GB/T 1355的中筋粉就行,蒸馒头包饺子都不耽误;要是想做面包蛋糕,得换GB/T 8607的高筋粉,"我上次用中筋粉烤蛋糕,烤出来跟砖头似的,还是得听它的。"
酱油这东西,表姐特意拿了瓶酿造的和一瓶配制的对比:"酿造酱油颜色深,闻着有酱香味;配制的是用水、盐、味精兑的,喝着发苦。"她指着标签上的氨基酸态氮,"这个数越高越鲜,特级的能到1.0g/100ml,一级才0.7。买生抽老抽也得注意,生抽颜色浅提鲜,老抽颜色深上色,别弄混了。"
醋的话,表姐倒了半杯陈醋和一瓶白醋:"陈醋放得久,酸得醇厚;白醋大多是勾兑的,喝着冲鼻子。"她指了指成分表,"含酒精的别买,那是用酒精发酵的,不如纯粮酿的实在。"
香油更讲究。表姐拿了两瓶香油,一瓶标GB/T 8233,一瓶没标:"头道初榨的香油,芝麻香特别浓,你闻闻这瓶——"她凑到我面前,"就这味儿,纯芝麻压榨的。要是掺了其他油,香味就寡淡。"
黄豆酱别光看红不红。表姐舀了两勺,一碗是黄豆做的,一碗是小麦粉做的:"黄豆酱蛋白质高,拌面条香;面酱主要是淀粉,吃起来发黏。"她翻到背面,"认准GB/T 24399,非转基因的更放心。"
买大枣别图红。表姐抓了把干枣:"太干的枣可能是陈货,摸起来硬邦邦的;挑这种有点皱皮但软乎的,甜得很。"她剥了个,"看这果肉,金黄透亮的才好,发白的都是没长熟。"
核桃别挑太干净的。表姐拿起两个,一个表皮光滑,一个有黑斑:"光滑的可能漂白了,黑斑的才是自然晾晒的。"她砸开一个,"看这仁儿,白生生的才新鲜;要是发黄,肯定放久了。"
桂圆要挑肉厚的。表姐剥了个,"肉湿乎的才新鲜,干巴巴的放了好几天。"她摇了摇,"能晃动的肉和壳分离,剥起来省劲;晃不动的,肉都干了。"
花茶别急着买。表姐说:"电商大促时买最划算,双十一能砍半价。"她指了指角落的纸箱,"拿回家放太阳底下晒晒,装袋子里加点干燥剂,再放冰箱,能存半年。"
茶叶别信包装。表姐拿了俩盒子,一个烫金烫银的卖三百,一个牛皮纸的卖八十:"拆开一尝,贵的那个香精味重,便宜的反而是明前茶。"她压低声音,"买茶叶别说送人,就说自己喝,老板不会坑你。"
莲子选红莲。表姐说:"红莲加工少,没漂白,性价比高;白莲看着干净,可能泡过药水。"她捏了捏,"中等大小的肉多,太大的可能是空心的。"
青菜别挑贵的。表姐指了指中间区域的菜筐:"销量大的菜便宜,你看这捆白菜,比边上的便宜两块。"她挑了棵叶子绿的,"叶子越绿越新鲜,发黄的都放了两天。"
鸡蛋挑带白霜的。表姐拿了俩鸡蛋,一个表面粗糙有白霜,一个光滑发亮:"白霜的是刚下的,新鲜的;光滑的是放了三天的。"她敲开一个,"草鸡蛋和普通鸡蛋营养差不多,别多花钱。"
冰柜食品别挑上面的。表姐说:"好货沉底,冻得结实;上面的反复解冻,化了又冻,口感差。"她指了指冻鸡腿,"临出超市再买,回家赶紧放冰箱,别化着。"
肉泥别买现成的。表姐说:"超市的绞肉机谁都用,前一天可能绞过猪肉,今天绞鸡肉,不卫生。"她指了指绞肉机,"早上刚开门去,机器刚洗过,用着放心。"
购物时间选周中。表姐说:"周末人多,商家促销少;周一到周四人少,有时候还能捡漏。"她翻了翻价签,"你看这包纸巾,周一卖15,周末卖18,差三块呢。"
结账前检查购物车。表姐说:"好多人结账才发现多拿了,白扔钱。"她指了指旁边的货架,"还有收银台的小零食,看着便宜,买回家根本不吃,别冲动。"
这些经验都是表姐在超市干了五年理货员攒下的,她拍着我肩膀说:"咱老百姓挣钱不容易,买东西别图省事,多看看标签,多比比价格,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。"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